跳转到主要内容
Opens in new window

联合国人权高专谴责全球死刑执行数量激增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蒂尔克。
联合国图片/Violaine Martin
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蒂尔克。
人权理事会周二聚焦全球废除死刑进程,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对过去两年全球死刑执行数量的显著增长深表关切。他指出,尽管一些国家认为死刑属于国家主权范畴,但这一做法违背人类尊严和生命权。 

他强调,死刑在21世纪“没有立足之地”。他表示,近年来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和美国。

死刑执行数量激增

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共有16个国家执行了1153例死刑,与前一年相比激增31%,创下近八年来的新高。

蒂尔克指出,从2021年至2022年,死刑执行数量已攀升了53%。

他说,由于中国缺乏透明度和统计数据,因此并未纳入此次统计。他呼吁中国政府调整相关政策,顺应全球废除死刑的趋势。

全球南方国家率先废除死刑

尽管国际人权法规定,毒品相关犯罪不属于“最严重罪行”范畴,但此类犯罪仍占全球死刑执行案例的40%以上,达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比例。

蒂尔克指出,近两年这一比例急剧上升,且绝大多数发生在伊朗。

尽管全球死刑执行数量持续上升,但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废除死刑。

目前,全球已有113个国家完全废除了死刑,其中包括津巴布韦及其他26个非洲国家。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此前批准了一项法律,于2024年底正式废除死刑。

蒂尔克强调,推动废除死刑的关键在于司法改革以及酌情减刑。例如,马拉维和马来西亚等国已实施相关改革,使死刑判决数量减少。

他呼吁全球加强努力,确保公正审判,避免错误定罪,并推动全面废除死刑、提倡暂停执行死刑,同时确保死刑仅适用于最严重罪行。

津巴布韦废除死刑的历程

津巴布韦总检察长马比扎在人权理事会会议上发言表示,该国死刑制度最早由殖民统治者于18世纪引入,并在1980年国家独立后继续存在。

她指出,1999年民调显示,超过56%的津巴布韦民众支持保留死刑。1980年至2005年间,该国共执行了105例死刑。但自2005年以来,津巴布韦再未执行过任何死刑,这主要归因于政策调整以及倾向限制死刑的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她表示,在津巴布韦历史上,曾有多种罪行可被判处死刑,包括共谋犯罪和抢劫未遂。但在2013年修宪后,仅有谋杀罪才能被判处死刑,以符合联合国大会关于缩小死刑适用范围的决议。

她说,津巴布韦最高法院曾在多起案件中裁定,死刑侵犯了囚犯的人权,并在判决中将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