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变四年后,缅甸仍处于危险边缘
缅甸持久的多重危机
报告在周三发布,描绘了一个正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国家景象。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基本服务体系几近崩溃,经济陷入混乱。
由于缺乏政治解决方案的迹象,预计未来一年危机将进一步恶化。
报告警告说:“未来一年,缅甸的复原力将面临极限考验。”报告呼吁国际社会紧急干预,以减轻民众苦难,避免局面全面崩溃。
报告指出:“建设一个更稳定与和平的缅甸,一个依靠合法经济发展的缅甸,一个有效保护人力和自然资源的缅甸,一个为全体人民的安全与繁荣投资的缅甸,不仅符合该国的长远利益,也符合其邻国及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黑市繁荣与经济动荡
自2020年以来,缅甸国内生产总值下降9%,使过去十年的经济发展态势发生逆转。
通货膨胀率在2024年达到25.4%,进一步削弱了家庭购买力。贸易赤字扩大至国内生产总值的2.2%,而对跨境贸易的严格限制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货币汇率从2021年的1美元兑1330缅元暴跌至2025年的4520缅元,使进口商品价格高企。
由于未能有效打击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缅甸被全球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融资的专门国际机构“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列入黑名单,经济局势进一步恶化。
与此同时,非法经济活动蓬勃发展。缅甸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鸦片和海洛因生产国,以及甲基苯丙胺(俗称病毒)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每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玉石行业几乎处于无监管状态,助长了腐败与环境恶化。非法赌博、人口贩运和诈骗活动在边境地区肆虐,形势愈发严峻。
社会危机加剧
缅甸持续不断的冲突已导致超过350万人在国内流离失所,并迫使更多人越境逃离。境内流离失所者缺乏基本援助与保护,接收社区也因资源匮乏陷入困境。
自2021年以来,冲突和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导致饥饿问题达到灾难性程度,农业生产率下降16%。
由于化肥短缺、燃料价格高企及贸易中断,部分地区大米价格上涨47%。特别是西部若开邦极为脆弱,预计到2025年中期粮食产量仅能满足当地需求的20%,引发了人们对饥荒的担忧。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体系受到严重冲击。全国超过一半的地区缺电,冲突地区的医院也被迫关闭。
迫在眉睫的人才外流
经济和安全形势的恶化导致大量青年外流。截至2023年,已有370万人迁往泰国。由于合法移民途径受限,许多人在境外面临剥削与强迫劳动的风险,而留在国内的青年则面临被强征入伍的威胁。
由于冲突与经济困境,教育系统也遭到严重破坏。2023/2024学年超过20%的儿童失学。
缅甸前景岌岌可危。报告警告,如果目前趋势持续,贫困将进一步恶化,移民现象加剧,缅甸脆弱的经济将在持续冲突和国际孤立下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