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召开会议 叙利亚战后局势成焦点话题

裴凯儒指出,叙利亚在前政权倒台一个月后,正竭力重建国家秩序。当前,由原先伊德利卜地区“叙利亚救国政府”成员构成的临时当局正致力于权力的整合,进行军事任命并推动地方治理。然而,叙利亚境内各武装派系间的整合尚未全部完成,各地区局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
联合国:叙利亚国内局势仍充满挑战

裴凯儒表示,叙利亚部分地区仍处于冲突之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正遭到威胁。库尔德武装控制的东北地区及其与土耳其的紧张局势尤为引人关注。此外,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持续破坏地区稳定,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不安定因素。
弗莱彻强调,叙利亚人道主义危机依旧严峻,基础服务濒临崩溃边缘。近1500万人急需医疗援助,1300万人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持续的燃料短缺和资金不足进一步恶化局势,过去两年来粮食援助缩减高达80%。战斗导致的水电供应中断,尤其是东阿勒颇地区的局势,直接影响了40多万民众的生活。
弗莱彻进一步指出,保护平民的需求已迫在眉睫。尽管部分流离失所者返回家园,但62万人仍无家可归,叙利亚境内累计流离失所人数已超过700万。未爆弹药在阿勒颇、伊德利卜等地广泛存在,对平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政治过渡进程方面,裴凯儒提到临时当局曾提出为期三个月的过渡方案,但关于国家框架、宪法制定及选举的透明度和包容性问题引发了广泛担忧。他呼吁建立具有广泛包容性的过渡政府,确保宪法和选举符合国际标准,并特别强调妇女参与和司法问责对于实现持久和平的重要性。
佩德森强调,叙利亚正处于决定未来的关键时刻,既面临重大机遇也存在潜在风险。他重申,联合国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叙利亚实现包容性的政治过渡,并将通过加强驻大马士革团队的能力,为推动和平与稳定提供全面支持。
美国:呼吁实干,而非空谈
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谢伊在安理会上呼吁开展“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进程”,并敦促过渡政权建立一个“包容性且具有代表性的政府”,全面尊重所有叙利亚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尤其是妇女的权利。
谢伊强调,叙利亚的事实当局应当制止个别复仇行为,与国际公正独立机制开展合作,共同寻求问责途径。她重申,美国承诺确保其制裁措施不会阻碍满足基本人道需求的活动,包括提供基本服务或人道援助。
谢伊指出,叙利亚不应成为他国牺牲叙利亚人民利益以扩展自身势力的舞台,更不应威胁邻国安全或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为伊黎伊斯兰国等组织提供庇护。
谢伊特别强调,必须确保叙利亚东北部拘留设施和难民营的安全,以防止伊黎伊斯兰国死灰复燃,并促进该地区的稳定。
俄罗斯:叙利亚面临人道主义和社会经济危机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强调,叙利亚正面临“极其严峻”的人道主义和社会经济状况。叙利亚长期饱受战乱之苦,国内形势极为严峻,数百万公民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和医疗服务匮乏的困境。
涅边贾指出,叙利亚正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无力应对当前的挑战。他特别提到,以色列的空袭和炮击以及多地的暴力冲突,正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和巨大的社会痛苦。
涅边贾表示,目前难以清晰评估叙利亚的内政局势,尤其是在关键国家机构的运作方面,叙利亚当局如何确保政权的包容性仍不明确。他指出,叙利亚目前传出的信息往往“极为矛盾”。
中国:必须坚持对恐怖主义的“零容忍”立场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中方支持安理会第2254号决议的精神和原则,积极推动“叙人主导、叙人所有”的政治进程,并呼吁国际社会尊重叙利亚自主选择发展的权利,期待叙各方开启包容性政治解决进程。
傅聪重申,无论叙利亚国内局势如何发展,对恐怖主义“零容忍”的底线不能改变。他提到,中方对叙利亚军队向恐怖分子授予高级职位的相关报道表示严重关切,并呼吁叙利亚切实履行反恐义务,防止任何恐怖势力利用叙利亚领土威胁他国安全。
傅聪指出,叙利亚是人道局势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长期的非法单边制裁进一步加重了叙民众的苦难。他呼吁国际社会加大援助力度,尤其要优先保障民众的冬季需求,并敦促各方遵守国际人道法,确保人道准入与人员安全。
傅聪强调,国际社会公认戈兰地区是叙利亚被占领土,中方重申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安理会有关戈兰地区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1974年《部队脱离接触协议》必须得到遵守。
英国:叙利亚正面临全面转型的重要时刻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百纳指出,阿萨德家族政权的终结标志着叙利亚迈向民主的重要契机。新过渡当局已宣布起草新宪法、筹备全国大选并启动全国对话的时间表。她强调,未来的叙利亚政府必须具备合法性、包容性和代表性,确保全民广泛参与国家重建。
针对日益严峻的人道局势,吴百纳呼吁各方立即停止任何加剧民众苦难的行为,尤其关注北部地区因提什林大坝受损导致的水电短缺问题及冬季恶劣天气对流离失所者的影响。她提到,英国已额外提供7600万美元援助,用以支持叙利亚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弱势群体。
吴百纳重申叙利亚必须全面销毁化学武器。她表示,过渡当局已承诺保护现存化学武器储备并禁止其使用,同时愿意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合作完成申报与销毁工作。她呼吁国际社会支持这些举措,确保化学武器不再威胁叙利亚人民与区域安全。
法国:叙利亚迎来重建与和解的历史机遇
法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达玛迪卡里表示,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倒台为叙利亚带来历史性转折,为重建家园与实现民族和解提供了契机。他提到,法国强调正义和和解的重要性,同时呼吁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以保障区域和平与安全。
达玛迪卡里指出,叙利亚的当务之急是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实现停火,特别是在东北部地区。除此之外,还必须保护库尔德人及其他少数群体的权益,同时维护叙利亚的领土完整。他呼吁持续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极端主义抬头,并严控武器扩散,尤其是化学武器。
在政治过渡方面,法国支持依据安理会第2254号决议推进包容性进程,为叙利亚制定新宪法,确保各族群和妇女的权利。达玛迪卡里表示,法国愿为叙利亚提供技术支持,协助宪法起草和司法追责,促进正义与和解。
达玛迪卡里强调,法国将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提供人道援助,确保援助无阻碍地送达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针对难民问题,法国支持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同时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戈兰高地争端,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叙利亚:叙利亚已经进入新时代

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阿勒达哈克在安理会上表示,叙利亚已经进入新时代,人民通过革命恢复了尊严和自由,正致力于建设一个民主、自由和法治的国家。他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支持这一过渡过程,推动建立一个包容性、非宗派性的政府。
阿勒达哈克指出,国家重建仍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确保平民安全和人道援助有效到达方面。他表示,国际社会应支持叙利亚的重建工作,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呼吁解除针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并指出这些制裁已失去意义且对民众造成负面影响。
阿勒达哈克强调,必须解决以色列在叙利亚领土上的军事行动,尤其是在戈兰高地的扩张。叙利亚呼吁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敦促以色列遵守1974年停火协议及相关安理会决议,结束对叙利亚领土的侵犯,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
土耳其:希望之下挑战仍存
土耳其常驻联合国代表奥纳尔表示,尽管阿萨德政权的垮台为叙利亚人民和整个地区带来了希望,但挑战依然严峻。多年的苦难和大规模的破坏使叙利亚变得支离破碎,国际社会应采取积极措施,帮助叙利亚顺利过渡,满足该国迫切的重建需求。
奥纳尔强调,国际社会不仅需要提供人道援助,还应加大对叙利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和早期恢复的支持。与此同时,他还呼吁安理会认真考虑解除制裁,指出目前的制裁限制了叙利亚的恢复与重建进程。
奥纳尔还重申,叙利亚境内不应有恐怖组织,必须消除这些威胁,以确保叙利亚的稳定与统一。他指出,土耳其对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行动表示严重关切,认为此类行动破坏了地区的稳定,并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非法行为。
奥纳尔表示,土耳其承诺将继续支持叙利亚的政治过渡与社会稳定,推动叙利亚恢复安定和尊严的生活,并为叙利亚人民的复苏和重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