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80周年 联合国秘书长表达祝贺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四发表致辞,祝贺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签署80周年。他表示,自1944年成立以来,国际民航组织从最初的54个成员国发展到如今的193个,已经成为了多边合作的重要典范。
1944年12月7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又称《芝加哥公约》)在原芝加哥史蒂文斯酒店签署,自此成为全球航空领域的基础性国际文件,为现代民用航空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法律支撑。该公约代表着国际合作的典范,也为各国借助航空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开辟了道路。
航空业的贡献与挑战
古特雷斯指出,航空业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航空不仅连通世界、支持无数人的生计、推动经济繁荣,还在应对紧急人道主义危机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为全球提供了关键支持。航空业的发展史更是一部关乎韧性与适应力的篇章。
古特雷斯同时强调,航空业当前面临的气候危机是自该行业诞生以来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尽管航空业仅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约2%,但由于其脱碳难度较高,行业内需通过创新和投资实现变革。
未来发展之路
古特雷斯赞扬国际民航组织在其《长期战略计划》中将减少实际排放作为优先事项,并通过“不让任何国家掉队”倡议推动能力建设,与2030年议程高度契合。他对国际民航组织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表示高度肯定。
古特雷斯敦促各方采取迅速行动,将雄心勃勃的目标转化为具体成果。他特别强调,制定碳定价、低碳燃料标准,推广可持续航空燃料以及公私领域的技术投资,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他呼吁全球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安全、可持续、繁荣的航空未来,为全人类谋福祉。
Source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