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妇女署:全球每1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遭到亲密伴侣或家庭成员杀害

在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暴力行为国际日到来之际,这份名为《2023年杀害女性:全球亲密伴侣/家庭成员杀害女性案件估算》的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有8.5万名妇女和女童遭到蓄意杀害,其中约5.1万例,即60%的案件,系由亲密伴侣或其他家庭成员所为。这意味着,每天有约140名妇女和女童在亲密伴侣或家庭成员的暴力下丧命,相当于每10分钟就有一名女性被杀害。
该报告显示,2023年非洲的亲密伴侣和家庭相关的女性杀害率位居全球之首,美洲和大洋洲紧随其后。在欧洲和美洲,家庭暴力中的女性谋杀案件多由亲密伴侣实施(分别占64%和58%),而在其他地区,家庭成员则是主要的施害者。
终结暴力侵害女性行为
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巴胡斯强调,对妇女和女童的暴力行为并非不可避免,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健全立法、完善数据收集、加强政府问责制和零容忍文化,以及加大对妇女权益组织和相关机构的资助力度来加以预防。
她说,随着2025年《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发布30周年的临近,全球各国领导人应团结一致,立即采取行动,重新作出承诺,并调集必要资源,以期彻底终结这一危机。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执行主任瓦利表示,这份报告突显了建立强有力的刑事司法系统的紧迫性,以追究施害者的责任,并确保为幸存者提供充分支持,包括获得安全、透明的报告机制。
他强调,必须直面并消除导致暴力侵害妇女行为性别偏见、权力失衡以及有害社会规范。

《北京宣言》发布30周年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上,来自189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提出“妇女权利属于人权”,并承诺采取具体行动确保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
2025年将迎来《北京宣言》和《行动纲要》发布30周年,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五年倒计时。这为所有利益攸关方提供了采取果断和紧急行动以争取妇女权益和性别平等的契机,包括结束有罪不罚现象,防止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
“反对性别暴力16天行动”
“反对性别暴力16天行动”是一项国际民间社会主导的运动,从每年的11月25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开始,到12月10日“人权日”结束,旨在提请全球关注暴力侵害妇女这一最普遍的侵犯人权行为
通过这一运动,联合国妇女署将呼吁重振各方承诺,并敦促决策者承担责任、采取行动。妇女署将于11月25日在纽约举行官方纪念活动,以庆祝消除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国际日设立25周年。该活动将重点介绍防止暴力侵害妇女行为的最佳投资实践、存在的差距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外,妇女署还发起了一项全球社交媒体运动,呼吁公众通过#没有借口#(#NoExcuse)和#16天行动#(#16Days)等话题标签发声,共同抵制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保护妇女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