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音频专题】以科学驱动转型,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专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科学家潘家华

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召开之际,一个独立科学家小组发布了一份新的联合国报告,呼吁根植于科学的变革,让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重回正轨。潘家华是联合国秘书长任命、参与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独立科学家小组成员,他在接受《联合国新闻》采访时介绍了报告的制定过程、现阶段发展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请听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独立科学家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多年来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全球气候治理、气候谈判、气候政策的制定等领域有广泛而深入的经验。他指出:站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进程的中期节点上,独立科学家通过《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对进程和实施做一个总体的研判和把控。

潘家华:“作为中国学者参与其中,一方面学习,一方面贡献,有很大的收获。首先是对整个报告的这样一个框架、逻辑有一个意见,参与部分章节内容的撰写,并且对其他的章节的内容进行审评、帮助修改。 我们还在线上主持了中国区域性案例的征集和交流。这样一个案例的征集和交流,对于我们这个报告也是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 它应该说是叫证据。这样一个证据对于报告的撰写和最后完成也是有着非常大的支撑效果的。

“关于中国的经验,我们通过国际听得懂的语言、可以接受的方式,在报告中间能够得以体现和反应。比如中国在制度建设方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这些理念,都能够在报告中得以体现。

“我们也是结合了国际的进展以及国内的实际,提出了比较客观的、准确的、比较积极的一些建议。作为专家,大家都以一种合作的精神,提出一些建议和修改意见。”

常务副秘书长穆罕默德会见独立科学家小组。
联合国图片/Eskinder Debebe
常务副秘书长穆罕默德会见独立科学家小组。

潘家华介绍说,科学家们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施情况,做出了并不乐观的研判。

潘家华:“我们这个报告的标题大家经过多轮的讨论交流,最后决定用的是一个叫做‘危机的时代’、‘改变的时代’。真正在顺利进展的,确实是少之又少,应该说属于偏离轨道的占绝大多数,而且还有一些是处于一种倒退状态的。当然有人说这是由于这几年的疫情的冲击,可能因这样一些具体的情况,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更加支离破碎,也使得一些功利主义的、维护自我利益的一些国家自扫门前雪,而不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一致做出共同努力。

“我们所有的主体,不论是政府、不论是企业、社团还是个人, 都应该各自有所作为,各自努力去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如果我们有的人在努力,有的人在拖后腿,有的人还在那里设置障碍,那么显然我们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目标的。”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工作团队。
郭华东供图
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工作团队。

科学家们在报告中提出了转型变革的倡议和紧急呼吁,建议制定以科技发展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转型框架。

潘家华:“我们在报告的建议中用的一个词叫“转型”或者是“变革”。 我们现在要变革的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制度、国际治理体系要能够更加发展友好——人的发展的友好、经济增长的友好、还有我们地球环境保护的友好。我们要有一个和谐共荣的发展环境,应该携手共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的国际治理的构架不是尔虞我诈的,更不应该是互相之间拆台或者是互相之间制造矛盾和冲突的。 那么这些国际治理的构架、国际治理的环境、国际治理的构架就尤为重要。

“另外就是我们的科技、科学的支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应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为我们所有的进步都必须要有科技的发展,必须要有科学认知的提升,我们所有的决策都必须要有科学的认知。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你要相信科学技术使得我们现在的转变、转型能够得以飞跃、跨越。我们要从高碳的化石能源的轨道转向零碳的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轨道,应该说这是一个变轨发展。把这个轨道变轨以后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具有活力,我们也必须怀抱希望。”

可持续发展目标7和13进展。
联合国新闻
可持续发展目标7和13进展。

潘家华强调,总共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里 ,169个具体目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完全各自对立的。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考虑各个目标之间的协同,让各个目标发挥最大的相互支撑,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整体得以推进。而实现各个目标的一个关键是:强烈的政治意愿和社会共识。

潘家华:“我们要知道,我们这17个目标应该说是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但是还有一个重点:我们讲这五个”P“中的第一个是People Centered,就是“以人为本”。所以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是至关重要的。 为什么必须要把人放在首位呢? 我们必须要考虑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人的发展需要排在第一的目标就是要消除绝对的贫困。 绝对的贫困是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我们作为地球的一员,如果人自身都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话,那么对自然的保护是无能为力的, 对自然的破坏也是无意识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消除绝对贫困, 这是最为重要的。

“我们希望这次高级别的政治论坛和可持续发展峰会,都能够聚焦于行动,不只是喊口号。 这样可以因为有这个平台和国际社会的关注,通过联大期间的这样一个会议,能够在国际社会形成一个很强势的动能,推进我们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程 。”

佩戴口罩的乘务员行走在中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图片提供:满爱华
佩戴口罩的乘务员行走在中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潘家华特别指出新冠大流行给人类发展的进程造成了巨大影响,给人类带来明确的警示。

潘家华:“我们要知道工业文明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 这样的理念是不可取的。我们还是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为新冠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自然界中间还是有很多未知的、很多我们不了解的、有很多有很大风险的因素。这样我们在与自然的交往、利用、发展中,才能够和谐、共生、共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

“新冠出现以后,确实是需要科技的支撑。 我们各种测试、各种药品的开发、各种治疗的手段,使得我们在面对新冠的时候能够得到相应的一些缓解。 所以科技的发展对于我们应对自然中出现的一些变数,确实是非常重要。

“另一个教训就是:新冠出现以后,很多国家关起门来,不让人员流动,影响贸易。 这些从表面上看是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实际上还是需要国际的合作、国际的交流,在有效防控的情况下,还是要开放,还是要合作,还是要交流。不能关起门来,单打独斗,还是要世界融为一体的联合、合作, 携手战胜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开放合作和交融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联合国新闻》特约记者杜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