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往往成为抵御物种灭绝的最后防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今天发布评估显示,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以地球表面1%的土地承载超过20%的全球已知物种量。对于实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来说,保护这些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至关重要。

评估显示,世界遗产地包括超过7.5万种植物(包括树木)和逾3万种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由于这里富集了全球半数以上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硬珊瑚物种,这些地点成为推进科学发展的优质自然观测站。它们也是新环保举措的无尽灵感源泉。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这项研究展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对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1157处世界遗产不仅具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维持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至关重要。”

教科文组织呼吁《世界遗产公约》的195个缔约国加大遗产地保护投入,鼓励各国推荐更多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的地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抵御物种灭绝的最后防线

世界遗产公约》为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提供最高级别的国际保护。据估计,这些遗产地庇佑了超过2万种受威胁物种,其中包括多达三分之一的象、虎、熊猫,以及至少十分之一的类人猿、狮和犀牛。

对于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来说,世界遗产地成为它们最后的防线。这些地区是所有仅存的爪哇犀牛、小头鼠海豚(世界上最小的鲸类动物)和粉红陆鬣蜥的家园,这里还生活着全球半数以上的苏门答腊犀、苏门答腊猩猩、山地大猩猩。

人与自然紧密相连

《世界遗产公约》使当地居民、国家和地区当局、国际组织等各利益攸关方能够采取协调一致的举措,从而产生了许多成功的保护案例。例如,卡齐兰加国家公园(印度)和奇特旺国家公园(尼泊尔)于1980年代中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它们自此采取保护行动,使大独角犀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达到约4000头。

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惠益无法衡量,它们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石。世界遗产地内的各种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服务,例如水资源保护,以及通过可持续开发创造就业和收入。

世界遗产地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联系,因为许多文化遗址,包括城市地区的文化遗址,也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是阻止自然环境退化战线的盟友。

需要立即行动

教科文组织强调,如今保护举措急需强化:地球温度每升高1℃,受危险气候条件威胁的物种数量就会增加一倍。鉴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作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的作用,《公约》缔约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它们。

教科文组织鼓励会员国在本国“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中重点关注世界遗产地,因为它们是落实《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关键。这项研究将是遗产地管理者们采取必要行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额外帮手。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在2022年11月《公约》50周年纪念活动上宣布计划:到2025年,所有世界遗产地管理人员都将完成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培训;到2029年,所有世界遗产地都将制定气候适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