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过去一周东南亚区域猴痘病例显著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发布的最新猴痘疫情报告指出,从7月3日到9日,东南亚区域的新增病例受泰国当地社区传播的影响而显著增加;包含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域虽然近几个月来新增病例数相对较高,但现在正显现出初步的减缓迹象。
报告显示,从2022年1月1日到2023年7月11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共累计报告8万8288例经实验室确诊的猴痘病例,其中包括149例死亡病例。自6月24日上一次发布疫情报告以来,新增316例确诊病例及两例死亡病例。
截至7月11日,美国累计报告30324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达到43例,均为全球最多;中国累计报告246例确诊病例,没有出现死亡病例。
在过去三周当中,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新增病例。其中,西太平洋区域新增病例最多,达到92例;其次是美洲区域,新增88例;此外,非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各新增35例。
泰国社区传播持续
而从最近的7月3日到9日这一周来看,全球新增猴痘病例数为83例,同比增长9.2%。在欧洲区域和美洲区域的病毒传播都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东南亚区域的传播水平显著升高,这主要是受到泰国当地社区传播的影响。
根据目前可用的信息,这些新增病例均自称为男男性行为者,大多数来自曼谷,在出现症状前的21天内(猴痘的最长潜伏期)没有国外旅行史。
这些病例报告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中大约一半的新增病例是艾滋病毒携带者。但到目前为止,泰国还没有记录到因感染猴痘病毒而严重患病或死亡的情况。
全球流行病学分析
而从全球可用的流行病学数据来看,截至7月11日,96.2%的确诊病例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34岁,这一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保持稳定。
其中,有84.1%的病例自称为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这一比例虽然有所波动,但一直维持在75%以上。
而自猴痘疫情暴发以来报告的所有传播方式中,性行为期间发生的皮肤与粘膜接触报告得最多,占到所有传播事件的82.1%。
仍需继续应对猴痘疫情
世卫组织于2022年7月23日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今年5月11日,鉴于各国在基于艾滋病毒防控经验来控制猴痘疫情并与最受影响的社区紧密合作方面取得稳步进展,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不再是“全球卫生突发事件”。
但他强调,猴痘病毒继续影响到所有世卫组织区域的社区,各国仍需保持其检测能力,并继续努力来评估其风险,量化其应对需求,同时在有需要时迅速采取行动。
此外,世卫组织还建议将猴痘预防与护理纳入现有卫生方案,以便人们继续获得相应的护理,并在应对未来的疫情暴发时快速反应。
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随后出现皮疹或伴有皮疹,皮疹可能持续两到三周。
虽然有些人症状轻微,但其他人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在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患严重疾病或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包括孕妇、儿童和免疫缺陷症患者。
猴痘的并发症包括继发性皮肤感染、肺炎、意识模糊和眼部问题。过去,有1%至10%的猴痘患者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环境的死亡率可能会因为获得卫生保健的机会等多种因素而各不相同。
更多有关猴痘的信息可点击此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