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研究报告:超半数贩运活动受害儿童在本国境内被贩运

国际移民组织与哈佛大学卫生与人权研究机构今天共同发布报告称,超半数的贩运活动受害儿童是在本国境内被贩运,而被贩运到国外的儿童则大多数被带到邻近且更富裕的国家。

这份基于移民组织“被贩运者数据库”的研究报告指出,尽管各方在打击人口贩运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但沦为贩运活动受害者的儿童数量依旧居高不下。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不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因素造成,这些因素助长了剥削性和歧视性的做法。

贩运活动受害面广

报告显示,近一半的贩运活动受害儿童(主要是男童)被贩卖到家政、乞讨和农业等多个领域从事强迫劳动;同时,通过卖淫、色情作品和性奴役等方式实施的性剥削也很突出,影响到20%的被贩运儿童,其中主要是女孩。

相对应的是,因为性剥削而被贩运的儿童通常成为国际贩运活动的受害者,而因为强迫劳动被贩运的儿童则更有可能停留在本国境内。此外,家人和朋友参与到招募儿童的过程中也是一个突出的趋势,有一半以上的受害儿童都经历过这种情况。

移民组织核心保护部门负责人托多罗娃(Irina Todorova)指出,这份报告显示,贩运儿童是一个涉及多层面的复杂现象,在各国境内和边境之间继续蔓延与发展。她强调,“没有特定年龄段、性别与国籍的儿童可以免受贩运活动的影响,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现象”。

多因素决定贩运趋势

移民组织的“被贩运者数据库”为这份报告提供了最新且可靠的数据,可帮助理解贩运儿童活动的动态情况和驱动因素。数据库包含从大约6.9万名人口贩运活动受害者那里收集到的基本数据,这些受害者来自于156个国家,被贩运到了186个国家当中。在数据库中登记的被贩运者中,有18.3%为儿童。

移民组织与哈佛大学据此评估了儿童易受贩运活动影响的助推因素,并发现贩运活动出现的趋势主要取决于贩运对象的性别,以及其本人和家人的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

例如,男孩在儿童时期被贩运的可能性几乎是女孩的两倍,而被跨境贩运的可能性则比女孩低39%。此外,与上过高中的受害者相比,受教育程度低或没有受过教育的受害者被贩运的可能性高出了20多倍;同时,来自低收入国家的儿童在儿童时期被贩运的可能性比高收入国家中的相同群体高出五倍。

打击贩运需有的放矢

移民组织方案支助和移民管理主任戈拉奇(Monica Goracci)强调,加大打击人口贩运活动的努力比以往更具紧迫性。

她说:“必须确保消除人口贩运现象仍然是一项国际优先事项,并根据每个国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予以应对,同时考虑到影响儿童的个人、社区和社会因素所产生的复杂交集。”